来源:小编 更新:2025-02-01 12:04:55
用手机看
你知道吗?在我们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有些东西就像被时间遗忘的宝藏,静静地躺在历史的角落里。它们曾经熠熠生辉,如今却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探寻那些即将消失的传统游戏。
一、大同的“狼吃羊”:从北魏流传至今的智慧游戏
在大同,有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名叫“狼吃羊”。相传,这种游戏起源于北魏年间,由一位名叫于烈的卫戍官员所发明。他因秉公执法而得罪权贵,被黜后闲居家中,以平城和东西山为依据,创作了这款游戏。
“狼吃羊”的棋盘呈正方形,由五经、五纬、六斜线交叉组成25个点,象征城池;两端各有一座小山,为“狼”的大本营。游戏由两人对弈,一方执两枚大棋子为“狼”,另一方执24枚小棋子为“羊”。狼棋先走,步法类似于跳棋,但只能跳一步,越过羊棋跳到下一个空点。羊下子时,一次只能下一颗。如果狼无路可走,狼输;狼把羊吃光,狼赢。
这种游戏虽然不如象棋、围棋那样深奥,但双方攻守围劫,拼杀激烈,变化多端,十分有趣。过去,人们拿石头子儿在地上画好棋阵,找两个大石头当狼,24个小石子儿当做羊,一玩就是大半天。它不仅促进了好友之间的交流,还能开动大脑。
如今在大同,这种游戏已经基本没有人玩了。小孩子会玩乃至知道的就更加少了。目前,有城市已经将“狼吃羊”这种游戏列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其发源地的大同,由于未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保护,已经面临失传。
投壶,是一种具有上千年历史传统的游戏,既是一种民族传统礼仪,也是宴饮中娱乐宾客的一种投掷游戏。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末清初,投壶游戏始终在王公贵族的宴席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它并非贵族的专利,在市井街头老百姓也经常以投壶为乐。
投壶游戏来源于射礼,兴起于春秋,繁荣于唐宋,失传于清末,前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沉淀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代社会,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现代西方体育项目在中国的盛行,投壶游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六博,一作陆博。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
六博游戏自夏代起就在宫中盛行,宋代已不多见。六博的出现,比中国象棋要早得多,大约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到了战国时期已相当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博逐渐失传。
四、《中国民间游戏总汇》:抢救失传游戏的重要举措
为了抢救这些即将失传的传统游戏,我国学者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民间游戏总汇》的出版,是对我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一次抢救,也是首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系统和传承中国民间游戏的图书。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2000余种民间游戏的产生背景、规则或玩法、历史沿流、民族或地域之间的变异、价值与文化内涵等,汇集了民族民俗文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些即将失传的传统游戏,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携手努力,传承传统文化,守护这些失传游戏,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