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你站在一座古色古香的阁楼之上,眼前是灯火辉煌的京城夜景,耳边是茶香与丝竹声交织,这就是摘星阁,一个充满故事与传奇的地方。
在京城,有一个地方,它不似其他茶楼那般喧嚣,也不似其他园林那般奢华,它低调而神秘,那就是摘星阁。据传,这摘星阁是皇上的私产,这个消息在京城权贵圈里早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摘星阁不仅是皇家的秘密花园,更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朝臣们时常相约在此喝茶谈事,这里没有那些花儿啊朵儿啊的闲聊,也没有喝酒打闹等不雅之事,反而成了展示自己闲暇时健康爱好的好去处。
有时,一些自诩有才的能人隐士也会装作不经意间到摘星阁喝茶,再不经意地留下些自己的文章墨宝,祈盼能像两年前的韩平章一样,得皇上青眼。
两年前,有一个湖州下面的小县令任期满后,携家小上京来谋职。听闻摘星阁是京城十二景之一,能俯瞰整个京城,便带妻儿来此处喝茶游玩。
当日天高气爽,恰逢有一群太学学子在此处办诗会,题目正是咏摘星阁。店家准备将优胜者的诗镌刻在摘星阁顶楼的会文楼上,供天下学子共赏,以此吸引更多的有学之士来此消费,提升茶楼的口碑和档次。
这县令的七岁儿子韩平章是个聪慧的孩子,只是从未开口说过话,人都说是个哑巴。县令夫妇始终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个健康的孩子,只是好静不喜说话而已。
他们一家人此次瞧了诗会的热闹,很是知足,见天色不早,正要回家时,那边诗会也正接近尾声,已评出了魁首。那魁首是礼部员外郎家的独苗苗,名唤余家宝的,于诗词一道上的确很有些才学。
这不,正当县令三人经过之时,有一个不忿余公子得魁首的学子,便趁那余公子背对着这边题字时假装摔倒,将余公子手中的笔抢了过来。
就在这时,韩平章突然开口说话了,他吟出了那首咏摘星阁的佳作,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这首诗不仅赢得了诗会的第一名,还让韩平章的名声一夜之间传遍了京城。
从那以后,摘星阁便成了京城里最文雅、最安全的茶楼。而韩平章也成了摘星阁的传奇,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才子佳人的典范。
如今,摘星阁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成为了京城一处不可多得的景点。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摘星阁的灯火与星空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摘星阁,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可以体会到文化的底蕴。这里,是京城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无数人心中的向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