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底将“游戏成瘾”正式列为一种精神疾病。根据DSM-5标准,患者需满足其中5项症状,才能被诊断为游戏成瘾。这些症状包括:
完全专注游戏
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
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
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许多学生因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长时间玩游戏导致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成绩下降。此外,过度沉迷游戏还会使学生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影响人际交往和社交能力。
长时间玩游戏对身心健康造成诸多危害。首先,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颈椎、腰椎等部位疼痛。其次,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此外,过度游戏还会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沉迷游戏会使人们逐渐失去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影响人际关系。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容易导致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
沉迷游戏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如盗窃、抢劫等。一些青少年因沉迷游戏,无法满足物质需求,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为了避免沉迷游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安排时间,控制游戏时间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
加强家庭教育,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抵制游戏诱惑
沉迷游戏对人的危害不容忽视。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学业和人际关系,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时间,适度游戏,避免沉迷。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